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综合学术期刊,主要反映本院的科研、医疗、教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报道国内外医学新动态、新思想和新观点。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中药、护理学、技术方法、医学综述等。                

往期目录

首页>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承德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4-6879
  • 国内刊号:13-115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2007年第01期

ABR对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评估

李欣;杨长东;付志强

关键词:葛根素, 眩晕, 听觉诱发电位
摘要:目的:为了评估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BTIV)的疗效.方法:选用VBTIV患者62例,年龄40-65岁.经纯音测听、声阻抗测试均正常.选用丹麦Madsen公司2260型脑干诱发电位(ABR)系统测试.以短声刺激,刺激声为交替极性,扫描时间10ms,方波脉冲0.1ms交替短声刺激,感觉级75dBSL,大输出为120dBpeSPL.叠加1000次,增益至1200次.滤波带通为100-2500 Hz,分别给予11次/s的常规ABR测试和51次/s的高刺激率ABR测试.左右耳分别检测.应用葛根素治疗15天后,再用同样方法复查ABR.结果:有51例患者参与了随访.以51次/s ABR与11次/s的ABR差值作为分析参数,治疗前后的组群对比,除了波I潜伏期两者无差异外(P>0.05),其余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治疗前均明显长于治疗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患者将自身的治疗相比,除波I外,治疗后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均较治疗前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刺激率ABR可以作为临床上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疗效评估的一种选择.